21世纪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,但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,工业也在进一步转型升级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,我们是制造业大国,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,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,产业发展还有一批重大技术、装备亟待突破。
随着两会的召开各种政策也浮出水面,“中国制造2025”已经成为政府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发展规划,规划大约用三十年时间完成。纲要主要内容包括:第一是强调创新驱动,第二是质量为先,第三是绿色发展,第四是结构优化,第五是人才为本。
其同德国提出的工业4.0有异也有同,因为两国工业发展水平并不相同,德国要实现工业4.0也需要8-10年,从内容上德国工业4.0和我们前期提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。不同在于发展阶段、发展水平不同,德国总体处在从3.0到4.0发展的阶段,中国的工业企业有些可能还要补上从2.0到3.0发展的课,然后才能向4.0发展。要结合中国的国情、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,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,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。
中国的工业4.0有一个主攻方向和切入点“智能制造”,并且通过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进行推进。过去五年,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%,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。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,搞无纸化设计、数字化模型,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,减少了研发的周期,提高了设计的效率,也降低了研发成本。另外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,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经达到30%,近五年也是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。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。
但在智能化上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我们在高端的传感器、重要的操作系统、数字化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水平,这样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要求。从产品上来说,现在也有一系列智能化的产品,比如工业机器人原来是数控化的、不智能的,将来工业机器人可能智能化。
苗圩指出,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,将提升我国工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,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,保障安全生产,保持和提升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同时中国还要做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。从两个方面切入,实现融合发展。第一个方面,就是前面提到的智能制造。第二个方面,就是把互联网引导工业企业、工业行业中去。
工信部正在组织论证工业互联网整体的架构。互联网时代是自上而下的架构,工业互联网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战略,也就是从数据中心怎么建、云服务怎么用、大数据怎么分析这些方面入手,从企业到行业到国家乃至到国际。